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64、这要端平的碗实在是太多了 (第1/6页)
荆小强的要求当然就是在销售提成上,到中国内地去建厂代工了。 他表现得就像任何一个买办那么自然流畅:“我来摆平建厂的各种当地问题,保证低价优质的生产出最好的KING94,成本越低,我们才能赚到更多钱不是吗?” 有了运动内衣的珠玉在前,奈克也觉得完全放心。 由他们调动设计师负责完成鞋体,再推动工程师进行工厂规划。 实际上就像老孔早就开始做泳衣出口生产,国际品牌在内地代工的雏形从七十年代末期就开始了。 换句话说改开就是建立在这种叫做“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上展开的。 就因为有出口退税的贸易补偿,所以老孔他们这些第一代出口人习惯了照着别人要求做东西赚点差价,大头还在那出口退税的补贴上。 因为一件泳衣才赚几毛钱,可几十几百万件的退税却可能几十万,九十年代初他才能大气的见面就送荆小强一台大哥大呀。 做惯了这种生意,谁还愿意去自我开发产品和推动销售渠道建设? 不但要花大价钱,还要知道怎么做,并且冒很多市场风险的自我发展道理,内地企业摸索了差不多二十年! 国际品牌当然最希望廉价代工区永远都保持无脑生产,他们就有无穷无尽的利润来源。 所以包括老孔在内都是很低端的生产线,几乎所有的进口设备都是右岸制衣业、制鞋业淘汰不要,这样就不会引发内地的自我产业升级和技术革命。 荆小强要求的就是最新最好的设备,最能“压榨”成本利润的先进企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