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84、百年巨变 (第1/6页)
当然是唱的中文版,但用了日系的拉网小调。凸显了那种劳动人民的惫懒劲儿。全场观众都听出了上班摸鱼的放松调侃。 连沪海交响乐团都有点摇头晃脑了,有一半主团的人手,都跟着表演船走了,新换上来的从内心都感谢小强。 恨不得把吃奶的劲儿都用到乐器上报答。 那就再来首大家都很熟悉的《乌苏里船歌》,这可是八十年代中最有影响力的晚会民歌,大场面主力。 对乐团要求更高,大家状态更好。 荆小强却唱出了那些晚会歌手没有的质朴诙谐。 本来就是一首从少数民族渔猎活动众唱起小调改变创作的民歌,多年来一直在各种华丽的舞台演绎了红歌,越来越多了几分官气,少了些民味。 观众们都听楞了。 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也能唱成这样? 原本「歌在船头、唱在浪中」,在荆小强这里就是歌唱的浪啊浪。 充满感情的歌声还伴随他摇鲁的动态,好像都能看见那船儿满江鱼满仓的劳动盛况了。 不然怎么说专业歌剧大厅,就是为荆小强这号儿量身定做呢,不需要麦克风,最大程度的传递人声最纯正的美感。 还能彻底解放他的舞姿。 看他满带笑意的摇晃,连奇努里维斯都被感染着悄悄问米高:「从来没看见他唱歌这种样子,你能听懂吗?」 米高轻摇头:「不需要听懂,你不觉得他这个时候,就像你演戏代入了角色情感么,以前我总是希望把歌舞结合起来表现,可你看看他,在他这里从来就没分开过。」 世人都爱鼓吹米高的歌舞双绝,殊不知他的眼光跟创作力才是最强,普通粉丝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