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五章对与错 (第1/5页)
第一七五章对与错 军营外片哭声一片。 哭泣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此时,营帐外边的滇国人正在哀哀地哭泣。 这些身着兽皮破烂麻衣的滇人,被雨水泡软的牛皮绳子拴着脖子排着队在捕奴团的人押送下冒着小雨离开了营地,如果他们的运气足够好,可以活着到蜀中,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偶尔有一两个滇人脱离绳子,想逃离,只可惜在他们钻进草丛之前,就被捕奴团配发的弩弓一一射杀在路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刘彻早就想开凿出一条大路,将富庶的蜀中与关中连成一片,这个想法一直没有机会实现。 始皇帝就是因为修筑长城,修筑驰道,修筑始皇陵,最终弄得天下大乱,刘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 让自家百姓在绝岭穷域之地冒着死伤无数的风险开凿蜀道,刘彻绝对是慎之又慎。 如果开凿蜀道的人是奴隶,刘彻就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如果可能,这些人不仅仅要开凿蜀道,还准备用这些人将汉中与蜀地通过道路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这是大汉国的国策,如果成型,据守关中,蜀汉之地的大汉国将对所有大汉国的其余各地,形成彻底的压制。 即便是有渔阳之乱,也动摇不了大汉的国本。 劫掠滇国,夜郎国的财货是假,要这两国的人力,才是刘彻此次准许刘据出兵西南的最重要目的。 更是董仲舒向刘彻提出的“内圣外王”国策的最真实的体现。 一个青衣贵胄举着一把油纸伞站在路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