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1章 真理之船 (第1/5页)
天津船厂码头之外。 此时一片秋日繁忙的海景,码头栈房内外,人来人往。不少穿着短衣,膀大腰圆的力伕,在幽州海军水兵的吆喝声中,朝停靠在码头上的两条悬挂着蓝底万符旗的兵船上运送物资。 这两条兵船显然是刚刚下水的,黑色的油漆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儿。三根粗壮笔直的桅杆上挂着的各种锁具,还有收起来的船帆,同样是崭新的。 “大王,这两条是运兵船吗?” “吴老,你仔细瞧瞧。” “浮在水面上的船体很宽,船舷高,艏艉也高……应该可以装很多货物吧?船舷侧没有长桨和水轮,在海里跑不快,也不大能逆风航行,根本不适合作战。这就是运兵运货的船嘛!” “您老再细看,看船舷。” “船舷?没什么不同啊……就是有几个大窗户,里面是住人的?” “那是炮窗!” 正站在码头上一边欣赏两条崭新的兵船船体,一边说话的,正是武好古和幽州元老吴延恩吴老爷子。 海州吴家的根基这几年已经转到幽州来了,不仅在天津市置下了诺大的产业(吴家本就是天津市的创始家族),而且还在燕山府的析津市(燕京城外的桑干河、高粱河码头区域新开设的商市)、武州的武家口市、易州的紫荆关市和容城市、营州的榆关市,还有大连府(就是原来的苏州安复军,现在是幽州共和府直辖的第三个府)的大连市都投了不少本钱。俨然是一大财阀了! 顺便提一下,所有的这些“市”,以及规模更小的“草市”、“墟市”,都是自治的。幽州共和政府或是各州都管府是不会往里面投钱的,只会划一块土地出来,发包给商会,就如同当年的界河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