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4 (第2/4页)
为何年仅十六岁的宋国皇长孙一出面,只花费了很短的时日便查得一清二楚了? 这里面要没有点猫腻,谁会相信? 尤其是在一干不知内情的燕国官员和他们的内眷看来,说不定宋国是想把整件事嫁祸给大燕,以达到他们步步蚕食大燕的目的。 甚至有一些容易受人挑唆的年轻人,对立在大殿中央的赵重熙和司徒曜投去了不满的眼神。 赵重熙哪里会在乎这些,他看着卓太后,朗声道:“太后娘娘谬赞。此次在下之所以能把案件查清楚,燕国的两位官员,尤其是大理寺卿林大人居功至伟。” 听他提起大理寺卿林望,卓太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那日郝嬷嬷说林望旧疾复发,她当时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只不过林望本是她一手扶持起来的,是她完全可以信任的人,所以便没有认真计较。 没曾想就是这么一疏忽,引出了这么大的麻烦! 她冷笑道:“哀家年纪大了,就喜欢赏个花儿听个曲儿。难得皇帝有孝心,亲自替哀家安排了今日的寿宴。 可哀家这里花还没有看见半朵,曲儿也没有听见半声,就被长孙殿下给搅扰了。” 说到这里她看向了司徒曜,语气突然变得有些凄然:“司徒大人手里的匣子中,是此案的卷宗?” 被她突然点名,司徒曜忙道:“回太后娘娘,正是。” 卓太后道:“案子既已查明,卷宗也已经送到了大燕,又何必着急打开? 等哀家寿宴过完之后再看不迟。” 一面就吩咐立在身侧的青莲:“这份礼物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也是长孙殿下的一番心意,你去把那匣子收起来,待日后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