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203室友2016 (第1/6页)
学医很痛快,既痛又愉快。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一样的张凌歌,现在深刻地体会了其痛的一面,并努力寻找其愉快的一面。实在找不到,就只能苦中作乐了,张凌歌想,谁让自己贱忒忒地选择这么难的路呢? 张凌歌知道《代谢与能量》这门课对未来学习某些先天性疾病及理解药物作用机制非常关键,但是尿素循环、三羧酸循环、嘌呤合成、嘧啶合成……真的烦透啦,背死个人! 同样要背的,还有自己的免听课《生命科学导论》。 如果张凌歌不是这么忙,其实记住这些东西对她根本不算什么事,但问题是想学外科的她,必须把剩下的时间,都泡在解剖室里。她已经安排不出时间去锻炼了。 此刻正在大体老师身上做胸廓切开术的张凌歌,脑子还留在那些医学名词上。 有个记忆芯片多好?想记什么东西,直接输入就好了。人类大脑用于简单记忆真的太可惜了。更可惜的是,张凌歌暑假时听过一堂亚米国医学院教授的网课,这个教授说,现在医学院教的知识,大概五年左右,有一半会被证明是谬误!花这么多时间记忆这些将来的“医学垃圾”,真的太不值得了。为什么没人研发记忆芯片啊?这样有了新的医学发现,只要在芯片上定时更新就好了…… 和国外着名医学院比起来,国内医学院的确资源匮乏一些,特别是大体老师。据说和谐医学院已经是国内最好的了,但是在解剖室里,还是必须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8-10人,对于小组里的很多学生来说,真正cao刀解剖的时间并不多。 不过公正地说,大部分人很少实cao解剖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大体老师少,而是因为未来的专业选择。 对于想学内科的学生来说,通过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