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四章 水的问题 (第1/7页)
夜色已经深沉,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但是苏爱军的书房里,依然亮着灯。苏爱军的写字台上,烟灰缸里已经是满满的,屋子里烟雾缭绕。 苏爱军放下了手中的笔,捏了捏眉心,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身体,打开了窗户,立时一股清新而带着凉意的小风涌了进来。 苏爱军看着远方星星点点的灯火,脑子里却又转到了下午的常委会上。 在下午,赵绪安提出了对潼宜市未来用水如何得到保障的忧虑。潼宜市地处黄土高原,每年的降水量虽然不低,但是大多都很难保留下来。在潼宜境内共有五条河流,最长的是武亭河,从潼川进入潼宜,再流出潼宜进入平川,最终在奉元境内与渭水汇为一体,是潼宜主要的地表径流。 在八十年代初期,武亭河的上游,修建了一座水库,从此,原本河道宽阔的武亭河,除了在雨季之外,就变成了涓涓细流。而且随着潼川的经济发展,一些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在沿河两岸建立起来,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的同时,大量的工业废水也就这样被放入了武亭河的河道中。这造成了位于武亭河中下游地区的潼宜、平川等地区,在非雨季时期,武亭河的地表水已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潼宜目前的工农业用水,主要是使用的地下水,但是就在不久前,方明远将一份委托省水利部门,对潼宜地区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的调查结果让人放到了苏爱军和赵绪安的桌头。 以潼宜目前的水资源,支持目前的已有的和已经建设中的工业规模和人口,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说工业规模再翻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