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国舅的太师路_分卷阅读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 (第3/4页)

“尔等可有留心大同府贡士的策论?”

    大同府?

    几位阅卷官面面相觑,刘阁老祖籍洛阳,子女俱在京中,就算要照顾同乡,也该是河南贡士才是。这却是何意?

    “大同府……下官倒是对一份有印象。”

    一位年纪稍轻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回身翻阅,不多久,便将徐穆的卷子找出来。

    接过考卷,刘健难得缓和了脸色,“这份卷子是中上?”

    “回阁老,此卷虽无甚亮点,然引经据典,行文平稳,可算言之有物。故判为中上。”

    “尔等不妨猜上一猜,此举人年岁几何?”

    “这,想是已过而立。”

    “约莫年过四旬。”

    “年过五旬?”

    “刚及弱冠?”

    见刘健还是摇头,众阅卷官着实摸不着头脑。

    六十岁的老明经不是没有,但今科却无一人。

    户部尚书叶淇暗暗发笑,“希贤,你就别为难他们了。还不解开谜底?╮(╯▽╰)╭”

    “尚未志学。”

    什么?众阅卷官迎风而倒,颇有廉颇老矣的悲壮感。

    “如此美玉,还是应该让圣上知晓才是。”

    众人皆无异议。

    如此年少,便有这般沉稳。便是甘罗在世,也不差多少了。

    次日早朝下后,三位阁臣,六部尚书齐聚乾清宫东暖阁,与皇帝一起览看呈上的几篇策论。

    毛澄、罗钦顺的果然最为出色,又有顾清等人的策论,立意深刻处也受到赞誉。

    只是到了最后一篇,弘治帝忽然顿了顿,左看右看,这等“清粥”怎么会被摆上桌案?

    以目光询问刘健、叶淇,没搞错?

    两人皆颔首。

    眼见皇帝似要将卷子看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