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_第173章:万世之基(二)【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万世之基(二)【二合一】 (第1/11页)

    『PS:几位书友好像搞混了,「认字」跟「学知识」两者是不同的。』

    ————以下正文————

    全国性的文化普及,魏国暂时没有这个能力。

    基于这个时代的整体状况,赵弘润认为,举国有至少七成的百姓是不认得字的——他们会讲魏国的语言,但是让他们写,十个有九个半是写不出来的。

    或许有人会觉得,魏人大多数都不认得字,那他们日常生活、购买必需品时又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依靠自己的身体。

    比如文字中的「庹」,它就是代表成人并举双手时两手之间的距离,为何会在明明有「丈」、「尺」的测量基础上还是出现了这种其实并不标准的测量单位,其实已不难猜测。

    纵使是不识字的人,亦有他们的智慧。

    而在剩下的三成中,又有约六七成左右只认得几个或者十几个常用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才认得百余个字、甚至是几百个字,能够顺畅地观阅书籍——这极少数极少数的人中,也包括了王族、士族,以及平民百姓当中那些不满足于当前社会地位,希望通过念书、通过考举来改变当前状况的人。

    而在这类人中,再考虑到那些有机会认字学文的富家子弟未必都有才华,因此,似介子鸱、张启功等平民出身的俊杰,就显得弥足珍贵。

    几日后,礼部便按照魏王赵润的要求,将天下姓氏搜集到一块,编了一本《百家姓》,与其说是书籍,倒不如说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

    这玩意居然也能算做「书」?

    当把这本《百家姓》递给魏王赵润时,礼部尚书杜宥的双手都在颤抖,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