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_第1132章:尘封的故事(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2章:尘封的故事(四) (第1/6页)

    『PS:补上昨日第二更。另外忽然发现,故事的时间轴算错了,少算十年,因此不是昭武八年,而是昭武十八年开始。前面作者会改正,抱歉抱歉。』

    ————以下正文————

    昭武二十一年,景王赵元偲的势力亦逐渐庞大起来,但与东宫太子赵元伷,仍不值一提。

    相比较赵元偲注重于扩大自己在朝中的声势,禹王赵元佲则倾向于捏住一支军队。

    因为在他看来,只有拥有了兵权,在国内才有话语权,进可攻、退可守。

    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

    邵武二十二年,韩国设计攻陷了天门关与孟门关,致使魏国失去了这两座守卫着河东郡的重要关隘。

    天门关守将司马氏一门男丁皆战死关隘城头,为国捐躯,唯有一子因为年幼时被选入宗卫羽林郎而侥幸逃过一劫。

    此人,即景王赵元偲的宗卫,亦是日后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

    随后不久,魏韩两国爆发了国战,韩人的英雄,也即是日后的康公韩虎,率领军队兵出上党、邯郸两地,攻打河东郡,魏国南燕侯萧博远起兵前往北疆进行阻截。

    这一仗,使魏国举国惊恐,魏王赵慷更是吓得几乎要下诏迁都。

    而此时,禹王赵元佲趁机觐见,说服其父赵慷,筹建『禹水军』。

    当时为了支持国战,赵元偲将自己的宗卫们相助,使得禹水军人才济济,许多若干年后的大将军,皆在这支军队担任将领,比如李钲、朱亥、百里跋、徐殷、司马安,以及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