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内外并举【二合一】 (第1/10页)
魏兴安五年春季,工部已在魏国全国境内的三十座大县,建造了「初等国立学塾」,且又在每一个郡级县,建造了「高等国立学塾」,拢共约三十座初等国立学塾,以及十一座高等国立学塾。 而汾阴作为河东郡的大县,又是郡治所在,因此城内建造了两座学塾,而两座学塾,在工部的工匠建造竣工之后,便将其交割给了汾阴县。 如今的河东郡,亦是人才济济,军队方面有河东守、临洮君魏忌,还有原司马安的副将蒲坂尉闻封,管理民生的府衙这边,则有寇正、刘病已、木子庸、尚阳等文治之臣,使得汾阴县这座曾经饱受战火的县城,如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 汾阴,以及桓王赵弘宣的封邑「安邑」,即目前河东郡最具繁荣潜力的大县。 当汾阴城内建成了那两座学塾之后,寇正领着他的老师「尚勋」参观了这两座学塾,便将朝廷的种种政策告诉老师。 当得知这两座学塾是无偿为教授河东郡子民学业而设时,年过七旬的尚勋拄着拐杖由衷地称赞,既称赞他们魏国君主赵润的贤明,亦称赞朝廷的仁政,毕竟在他看来,办学育人,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且不知,这学塾教的是儒学、亦或是法学?”尚勋好奇问道。 “儒法并举、辅以旁门。”寇正恭敬地回答老师的疑问:“并且,朝廷不日还会送来授业的书籍,要求我等以此书籍教授学子。” “哦?”尚勋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半响后说道:“待那些书籍送达汾阴时,切记给老夫几本借阅。” 他很好奇,门生寇正口中那由「朝廷礼部刊印的书籍」,究竟是什么模样。 寇正当然不会拒绝老师的要求,恭恭敬敬地应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