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_第144章:各国反应【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各国反应【二合一】 (第1/10页)

    魏兴安二年九月前后,就在唐沮、范应二人出使韩国的期间,魏国亦向齐国与鲁国派遣了使者。

    这两名魏使,由魏国礼部官员「李兴」、「于安」二人担任,前者出使齐国、后者出使鲁国,论资格,这二人还在唐沮、范应之上。

    从魏国前往鲁国以及齐国,自然要比前往韩国目前的新都蓟城顺便地多:从大梁出发后,只需在博浪沙河港或者祥符港乘坐船只,沿着「梁鲁渠」顺流而下,便可抵达鲁国的王都曲阜以及齐国的王都临淄,根本无需像唐沮、范应二人出使韩国那样,车马劳顿整整两个月余。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走梁鲁渠这条水路,那么自然会经过鲁楚两军的战区——即「宁(宁阳)曲(曲阜)战场」。

    但由于船只上悬挂着「魏」字旗帜,非但楚军对这支船队秋毫无犯,就连鲁国的军队也不敢阻拦,只能装作没看到,任凭魏国的船队经过自己王都的水域。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这支乘载着魏国使者的船队,曾在曲阜一带停泊,出使鲁国的魏国使者「于安」在此地下了船,径直前往拜会鲁王,阐述来意。

    跟韩王然得知魏国派遣使者前来时的情况类似,鲁王公输磐在得知魏国使者抵达曲阜后,心中也难免有些惶惶。

    这不奇怪,毕竟目前整个中原,还处在一片乱战当中,唯独魏国超脱于外,隔岸观火。

    说实话,这种局面确实十分少见,毕竟在中原历史中,各国极少极少会默认某个国家远离战乱、而其余国家却在打生打死,按理来说,无论是「五国联合」的齐鲁,还是「四国联盟」的楚国,想来都不会希望魏国超脱战争,趁着这段时间抓国内建设。

    但事实上,楚国并不希望魏国介入中原东部的战争,在楚国眼中,齐鲁两国是即将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