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  (第2/4页)
。”    “我不信这是一个三十岁女人写的故事,文笔老练得像一个耄耋老人。”    “就凭这本书,这个女人的名字就能出现在文学史上。”    “我观望,我期待,我祈求她的灵气不要太快耗完,我祈求她能捱过这波势必会来的大火。”    …………    各种采访和约稿蜂拥而至,网上对这本书的讨论日益激烈,宋一媛还收到作家协会邀请函。    一夜成名,要说心里没有起伏那是不可能的,但宋一媛知道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禹毅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对宋一媛现在的感受,能理解并且给了不少建议。更何况,除了禹毅,多少和作家圈沾点儿边的曹珍珠和沈风柏,也给了她很多警诫。    曹珍珠把网上的评论截图给她看,宋一媛看到一些捧她如神的评论,莫名羞耻,打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过去:“夸张了夸张了。”    曹珍珠发了一些捧得更高的,譬如“当代女鲁迅”“现当代文学第一人”“百年难遇奇才”……    宋一媛脸烧,又惶恐又心虚:“……捧杀?”    曹珍珠:“我看了都脸红?”    宋一媛哭笑不得。    奇怪。看了这些夸张的夸奖,宋一媛之前稍微膨胀起来的心瘪下去了,甚至比以往对创作更有谦卑之心。    他们不懂,所以才觉得鲁迅的高度容易达到;他们不懂,所以轻易地把她和曹雪芹放在一起比较。所以这样的赞美,更像一种警醒。让她清楚的看到她要走的路还很长。    宋mama很高兴,很欣慰,但向来爱炫耀的宋mama在这件事上却低调极了,有人问起网上大火的那个青年作家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