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3/4页)
他倾斜,就连顾一铭的助理教练都换了一位。 没有用。 射击世界杯第四站,阿塞拜疆的枪台前,顾一铭再次止步决赛首轮。 秦山说:“小顾,你别多想。回去这两个月找你们祝教练聊几句,啊,没事。” 这是世界杯集训队返省的第一天。射击队因为要求枪械责任落实到运动员,出门回家的规矩格外复杂。秦山作为射运中心配给射击集训队的手枪项目带队教练,在集训队解散时点了一遍人数,发现唯独少了顾一铭。他在宿舍找了一圈没见到,转道去了训练馆,果然看到顾一铭在整理自己的装备。顾一铭拿枪的时候整个人特别静,像一张影子,或者一座远山。 秦山看了他一会儿,叹了口气。射击比赛偶然性本来就很大,顶尖选手几乎谈不上技术的优劣,比的只是心态。状态不好,去年的世锦赛冠军今年连世界杯分站赛的决赛都进不了也是有可能的,更何况还有决赛规则改制做拦路虎。秦山做运动员的时候也经历过赛制改革,知道这些事对成绩的影响有多大。顾一铭足够勤奋、足够有天赋,但是每个项目走到巅峰都不会缺勤奋又天才的人。人与人之间,往往差的只是那一点机缘。 也许是听到秦山的叹息,顾一铭抬头朝秦山笑了笑。秦山注意到顾一铭训练时一直戴着耳塞,卸气瓶放枪时枪口都冲着靶位,流程非常标准。气手枪从射程到危险性都不如口径枪种,有些地方射击队上来的年轻运动员嫌安全管理条例麻烦,在确定枪内没子弹之后便不太注意,教练也懒得说。但顾一铭从不偷懒。浙江队推荐的时候说这是他们队最死心眼的队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