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救灾治水 (第1/4页)
翌日。 迩英阁。 今日又是上课的时间,只是上课的老师从鲁宗道换成了翰林学士晏殊。 晏殊是大宋有名的神童,七岁便以文章学问名闻乡里,十四岁时被张知白推荐给真宗。 由此,晏殊踏上了为官之路。 不过,相比于他做官的事,后世的人反而更加了解他的文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皆是晏殊写下的名篇。 “官家,今日咱们继续讲《唐六典》。” 《唐六典》是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 并且详细的介绍了官制的历史沿革。 众所周知,宋承唐制,所以,《唐六典》就成了宋代官家的必学科目之一。 “先生,今日且先不讲唐六典。” 说着,李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面色严肃道。 “昨日我看了赵发运使呈上的劄子,其中言明,苏、湖、秀三州闹灾,波及数万户。” 另一边,晏殊饶有兴致的听着,官家知道关心国事,这是好事。 他虽然为人谨慎了一点,不轻易得罪人,也不会轻易倒向哪一派,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想法。 若不是先帝拔擢,他也没有今日。 因此,他暗地里是还是保皇派,只是他隐藏的有点深。 “我观国史,凡大灾,必有大疫,苏、湖、秀三州灾情甚广,理应尽快遣派医官赶往三州。” “另,积水成灾的主要原因是河道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