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12章 (第1/3页)
偏江知府最鼓励这种行为,接到状纸都要亲自审理,不肯轻易放过。 所以那第一个冒出来的粮商就要倒霉了,因此震后这么久,迟迟都没人敢涨价,生怕被抓了典型。 但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大赚特赚一笔,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他们摸着自己黑透了的心肝想,商人重利不是常识吗? 没道理一边骂他们,一边还想得到他们的救济,凭什么? 要是做慈善能有好处,像那些文人能扬名能当官,他们当然也乐意。 可慈善的下场是什么?古有吕不韦,后有沈万三,终归没一个好下场,那他们又何必假好心呢。 既然已经被骂成jianian商,那他们当然要获得更多利润了。 但赚钱归赚钱,商人是没法和官府叫板的,尤其他们的父母官还是皇亲国戚,因此迟迟没人敢跳出来当出头鸟。 这时,陈大同提了一个好建议,先放松众人的警惕,以施米为由,告诉全城百姓乃至周围乡民,姑苏没粮了! 等到所有人都清晰意识到这一点,再偷偷高价卖粮。 到时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知道了,所有人又都自以为是地隐瞒,他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嘛! 既能赚取高额利润,还能获得老百姓的感激呢,毕竟我卖出的可是家里压箱底的粮食,要不是看在你我关系好的份上,还不愿意卖你呢。 你可不要告诉别人,我就这么点了,卖了你,我自己都少了,所以你得感激我。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会陷入恐慌,进而自己买到足够粮食,不致于饿死全家的兴奋中,完全不会去思考粮食贵了多少。 毕竟灾难时间粮食涨价是常识,怕就怕有钱都买不到,一家人只能等死。 要不说读书人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