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3章 (第1/3页)
众人只以为,这些大儒们是认认真真阐述自己的思想。 而学子们就在这种影响下左右摇摆,之前看那位大儒这么说,深觉有理。 现在看这位大儒那么说,好似也很有道理,可不就是如此嘛! 来来回回之间,不能听信一人一言的观念,不知不觉深入人心,为了获取更多思想结晶,他们不得不掏钱购买更多书籍,即便正文是相似乃至重复的,可注解和赏析之类的完全不一样,书当然就不一样了。 比如苏轼的词,有人解析出了豪迈,有人看出了人生态度,也有人品出了思想境界,每位大儒的想法都不一样,这和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因而同一首词,硬生生品出不一样的味道,偏偏每一人说的都很有理,很中肯,看得人频频点头。 世界的道理大多是矛盾的,有‘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也有‘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有‘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也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平时大家用的时候,是需要哪个用哪个,从未去认真辩证过。 可现在苏叶明晃晃把这种事,摆在他们面前,就是打破一个自古以来的认知,那就是对师长父母偏听偏信。 很多读书人都有一个毛病,夫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更不用说那些闻名天下的大儒了。 在此基础上,那些被推为文坛魁首的人,才有那样巨大的影响力,他们说的话,学子们纷纷响应,并封为圭臬。 现在苏叶摊开来让他们知道,大儒和大儒的思想也是矛盾的,他们有的想法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可即便相反,也都是有道理的,那么你信服谁? 此举几乎打破了大儒对文人的思想统治,推出更多大儒百花齐放的同时,也让学子们产生矛盾心里,不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