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  (第1/4页)
    火下,映着有三个人影。    一老者端坐抚琴,两人随侍,也不知是看守,还是看顾。    看样子除了人身不得自由,姬昌过的还算不错。毕竟是诸侯,怎么也不会与囚犯一同论处。    婵玉闻得瑶琴声,峨峨兮若泰山,忽逢得一股清泉,涧若流水。甚是动人。    只听得里面姬昌言,“天色已晚,二位将军可回去安歇矣。”    那两个将士应声而出,走出来,便有两名将士替换他二人,在院中来回巡走。    却是不得自由。    婵玉便掐了个法诀,如一道微风,遁入内室。又挥出一道禁制,不叫外面的人听到动静。    进得室内,见那老者于小桌前,焚香静坐。端正闭目,像是在等人。    婵玉便将伯邑考所托书简和一小包杂物置于桌上,自己仍是隐身状态。    问道,“天色已晚,伯侯为何久坐?”    老者须发皆白,然目光清明,老迈沉稳。悠然道,“抚琴时若高山得遇流水,想来有贵客将至,不敢安眠。”    高山得遇流水,抚个琴而已,竟有这般神异?    婵玉便去了隐身状态,到姬昌对面跪坐。    笑声道,“贵客称不上,信使倒有一个。”    姬昌没有去拿书简,而端详着婵玉的面容,道,“仙子看着有些面熟。”    婵玉也不避讳,笑答,“邓氏婵玉,七年原与伯父在商相府见过。后往东海仙山学道,今日方归,不巧在汜水关外遇见伯邑考哥哥,便替他跑这一趟,以告其孝心。”    “贤侄女有心了,九公真是好福气。”    他被囚多年,也不曾闻家中音信,难得今日有家人传讯,便也不再多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